2008年7月16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九版:读图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正午的工地静悄悄
本报记者 王志浩/摄 陈锦/文

  7月的杭城笼罩在高温下,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尤其是大中午的时候,人在太阳底下多站一会儿,就觉得快要中暑了。7月14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杭州市滨江区滨兴路的一处建设工地——由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的阿里巴巴杭州软件生产基地项目部,并没有看见建筑工人们挥汗如雨的情形。工地上,静悄悄的,几乎看不见人影。
    在宿舍里,记者找到了“失踪”的工人们,原来他们都在休息呢,睡觉的睡觉、看报纸的看报纸。宿舍里很凉快,因为空调在卖力地工作着。“中午,我们能休息4个小时呢,下午干活就更有劲了。”建筑工人张大哥告诉记者。该工地项目部副经理陈汉军介绍说,进入高温天气以来,他们调整了施工时间,工人们每天上午工作到10点半就下班,下午3点再上班。工人们的食堂和宿舍都安装了电风扇,有些宿舍还安装了空调。
    为了工人们的身体健康,不仅中午不安排工作,施工方还将室内作业集中到高温天气来进行,这样,工人们就不必在户外施工这么辛苦了。
    来自河南省驻马店的泥工申中卫告诉记者,他们搬到室内工作已有一个多星期了。“室内晒不到太阳,比外面好过多了。觉得热了,我们还可以喝上一杯解暑的干菜汤。”
    每逢高温天气,除了提供干菜汤外,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还时常派员到建筑工地上送清凉,将藿香正气水、清凉油、毛巾等防暑用品发放到工人手中。背景链接:
    随着高温天气的来临,为保障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要求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适当调整高温条件下的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